102年東區三縣第四次交流會議暨增能課程

(四)第四次東區三縣交流會議暨增能課程 本活動課程為102年度第四次東區三縣環教輔導團交流暨增能會議,增能主題訂為綠活台灣有機宜蘭,請吳信緯與鍾茂樹先生談「可食風景」的理念及推動,並請宜蘭大學有機產業發展中心主任黃璋如老師說明宜蘭的有機產業及食農教育的推展現況,藉由這樣的基石展望未來有機生活之形塑。次日參訪位於宜蘭縣三星鄉行健有機村,由社區耆老擔任解說,以行健村附近為解說標的,說明有機農業之發展與友善環境營造之關係,此外本課程將讓學員親自體驗聞名全國的三星蔥有機蔥油餅製作,體驗在地的有機生活,以期有一天有機宜蘭、綠活台灣的理想得以實現。 在三縣交流時間當中,本次會議因應教育部新年度計畫,將請教育部承辦人員廖慧如小姐進行102年環教計畫業務說明,請教育部蕭文君小姐以及黃木蘭顧問說明學校環教人員認證申請與注意事項,以期增進環教人員認證申請。為提升東區在永續校園計畫的申請意願、促進計畫之撰寫能量,特地請陳建州校長分享宜蘭縣在申請永續校園局部改造計畫之推動經驗,如何結合大學教授、建築師及各校之間,透過夥伴關係共同提出校園空間改造方案。 n 活動議程 表20 第三次交流會議及增能研習 第一天 10月14日(週一) 10:20-11:00 集合於宜蘭火車站,接送至報到處:香草星空 11:00-11:50 102年學校環教人員認證申請宣導 蕭文君 教育部資科司環防科業務承辦 12:00-12:30 學校環教人員認證申請 注意事項 黃木蘭 校長 花蓮縣環教輔導團前召集人 午餐(香草星空) 13:30-14:20 創新環境教育「可食風景」之體現 吳信緯 專案經理 行健有機農業生產合作社 1430-1520 鍾茂樹 前理事長…

閱讀全文102年東區三縣第四次交流會議暨增能課程

活動公告:102年度第四次東區三縣交流會議暨增能課程-綠活台灣有機宜蘭

  壹、依據:教育部區域環境教育輔導團計畫(東區) 貳、目的: (一)辦理跨縣環境教育業務交流會議,經由實務經驗交流,相互學習其他縣之團務運作組織分工優勢,充實輔導團資源。 (二)因應氣候變遷所延伸的環境教育問題,建構綠活台灣的有機生活概念,進行綠色生活及消費教育,建立有機生產與綠色消費的良性循環體系。 (三)因應教育部政策宣導,說明102年環教計畫及相關業務及學校環教人員認證申請與注意事項,以促進環教人員認證之申請。 (四)分組研討三縣共同之環教主題,學習交流各縣之作法、未來展望及三縣合作之潛力。 叁、辦理單位: (一)指導單位-教育部環保小組 (二)主辦單位-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 (三)協辦單位-宜蘭縣環教輔導團(岳明、大洲、士敏、四結、古亭、力行、玉田、大進、憲明、萬富、湖山等國小協辦) 肆、參與對象: (一)東區三縣環境教育輔導團成員 (二)宜蘭、花蓮、臺東教育處環教業務承辦人員 (三)有興趣之民間團體及學校教師 註:因會議課程需求將提供宜蘭、花蓮、臺東成員住宿、膳食部分。 伍、活動時間及地點: 時間:民國102年 10月14-15日 (週一-週二) 地點:宜蘭縣宜蘭火車站(遊覽車接送) 陸、課程內容: 本活動課程為102年度第四次東區三縣環教輔導團交流暨增能會議,增能主題訂為綠活台灣有機宜蘭,將請吳信緯與鍾茂樹先生談「可食風景」的理念及推動,並請宜蘭大學有機產業發展中心主任黃璋如老師為我們說明宜蘭的有機產業及食農教育的推展現況,並藉由這樣的基石展望未來有機生活之形塑。另外將參訪位於宜蘭縣三星鄉行健有機村,課程將由社區耆老擔任解說,以行健村附近為解說標的,說明有機農業之發展與友善環境營造之關係,此外,本課程將讓學員親自體驗聞名全國的三星蔥有機蔥油餅製作,體驗在地的有機生活,以期有一天有機宜蘭、綠活台灣的理想得以實現。 在三縣交流時間當中,本次會議因應教育部新年度計畫,將請教育部承辦人員廖慧如小姐進行102年環教計畫業務說明,並請教育部蕭文君小姐以及黃木蘭校長介紹分享學校環教人員認證申請與注意事項,以期增進環教人員認證申請。我們也將以分組研討三縣共同之環教主題(例如水資源、海岸、濕地、農業、在地食材、原住民生態智慧、生物多樣性、防災、能源…等),交流並學習各縣之運作模式、未來展望及討論三縣合作之潛力。 柒、活動議程   第一天 10月14日(週一)   10:20-11:00…

閱讀全文活動公告:102年度第四次東區三縣交流會議暨增能課程-綠活台灣有機宜蘭

102年東區三縣第三次交流會議暨增能課程

(三)第三次東區三縣交流會議暨增能課程本會議增能主題訂為濕地生態環境教育,地點位於花蓮縣光復鄉馬太鞍濕地與光復糖廠周邊,課程除了介紹濕地生態之豐富多樣性之外、並展示馬太鞍在原住民傳統部落生活及其生態智慧,體驗「palakaw」獨特原住民捕魚文化。因此參訪活動邀請蔡義昌先生分享阿美族在馬太鞍濕地部落中發展的環境教育體驗課程,互相交流對話在濕地中發展環境教育之機會;由陳博彥先生進行馬太鞍的濕地生態踏查。在三縣交流時間當中,本次會議因應教育部中程綱要計畫指標修訂與八月份輔導團人事異動,請三縣分享各自的團務運作與組織分工,交流學習各輔導團如何擴大整合內部資源、善用外部專家協力,協調跨局處的資金人力等;期望透過邏輯模式理論之學習與應用,增進縣市環教計畫書之撰寫技巧,並回應至縣本政策架構中。本次會議原預計分組研討三縣共同之環教主題(例如水資源、海岸、濕地、農業、在地食材、原住民生態智慧、生物多樣性、防災、能源…等),交流並學習各縣之運作模式、未來展望及討論三縣合作之潛力,但因颱風來襲,調整團員交流發表次序故取消。n 活動議程表19 第三次交流會議及增能研習第一天 8月20日(週二)10:20-10:40集合於光復火車站,接送至報到處:拉藍的家10:40-10:50活動議程說明梁明煌 計畫主持人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10:50-11:20團務運作展望(因應人員異動之運作之調整)花蓮縣環教輔導團臺東縣環教輔導團11:20-12:10宜蘭團務組織架構及運作分工宜蘭縣環教輔導團12:10-12:20綜合討論午餐(拉藍的家)13:30-14:30室內:馬太鞍濕地與原住民傳統文化蔡義昌馬太鞍文史工作室14:30-15:30室內:以馬太鞍濕地發展環境教育之機會15:30-16:30戶外:巴拉告體驗杜貴香拉藍的家茶敘時間17:00-18:00戶外:馬太鞍濕地踏查陳博彥晚餐(欣綠農園)19:30-21:00開放式主題討論各縣之作法、未來展望及三縣合作之潛力,分組如下:1.水資源、海岸、濕地2.農業、在地食材3.原住民生態智慧、生物多樣性4.防災5.能源*因颱風來襲,課程調整,本活動暫停辦理東華團隊(於糖廠宿舍區中分組至各宿舍中進行討論並繪製海報,於隔日早上8點會議室發表)21:00~住宿:光復糖廠日式宿舍第二天 8月21日(週三)晨起時光˙早餐08:00-9:00五大主題發表(取消)東華團隊/各組桌長每組15分鐘分享09:00-10:20邏輯模式應用在縣市環教計畫書撰寫梁明煌教授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茶敘10:20-10:50各縣施政計畫與中程綱要計畫之連結可能性分享【發表分享】宜、花、東縣環教輔導團10:50-12:30午餐/綜合座談賦歸1.宜蘭團務組織架構及運作分工-汪俊良、劉文勝(1)宜蘭縣正規環境教育推動成果-環境教育推動組織:A. 教育處體育保健科、環境教育輔導團B. 國民教育輔導團、環境教育議題小組C. 武荖坑環境教育中心D. 中小學教職員工生家長、學校環境教育推動小組(2)近年推動工作成果-推動具體實施策略A. 團員增能研習暨團務運作策略研討B. 運用策略聯盟辦理精進教學研習C. 結合優質教育場所發展課程方案並推廣D. 實施到校巡迴服務E. 研發環境教育相關教材(3)環境教育輔導團推動成效分析A. 落實環境教育 -培育環境教育推廣種子教師、辦理戶外環境教育與地方文化生態產業結合之研習活動B. 增益精能進修-敦聘專家學者指導、定期聚會研習、凝聚內部共識、適時與外縣市交流成長、參訪對話,並參與全國性環境教育研習與觀摩。C. 強化輔導機制-有效整合資源,建立健促、環保、環境教育三合一整合輔導方案;協助全縣中小學建立學校環境教育資訊平台D. 推廣永續校園-整合大學建築與永續規劃系所,以建教合作、專題研究方式,協助有意申請永續校園改造學校進行整體規劃E. 第三次跨縣交流研習交流活動照片 梁明煌教授說明議程與會議目的 趙子綱校長說明團務運作與展望 涂振源校長說明團務運作與展望 汪俊良老師介紹宜蘭團務運作 梁明煌教授帶領學員討論課程 詹智婷助理介紹中程綱要計畫指標 臺東團召集人說明計畫執行方式 蔡義昌講師介紹馬太鞍濕地特色 蔡義昌帶領濕地環境認識…

閱讀全文102年東區三縣第三次交流會議暨增能課程

102_宜蘭縣_中小學_102年度環境教育考評實施計畫

考評時程: 初評102年12月02日~102年12月11 日 複評102年12月16日~102年12月20 日 考評對象:全縣各國民中小學一律參加。其中國中一組,國小二組。 國小第一組:溪南學校(南澳鄉、蘇澳鎮、冬山鄉、三星鄉、五結鄉、羅東鎮) 國小第二組:溪北學校(壯圍鄉、宜蘭市、礁溪鄉、員山鄉、頭城鎮、大同鄉) 實施方式 1.初評(全面採線上考評):各校依據考評指標,建置部落格,將相關資料放置在學校首頁連結,考評委員依據線上資料進行初評,並依成績排序各組則優選取六名進行獎勵。 2.複評:從初評學校中,選取成績不良(考評成績80分以下)進行複評,式如下: 複評報告:成績不良學校統一進行簡報,由考評委員進行答詢,評定分,如仍未達80以上者,則進行到校訪視。 到校訪視:低於70分者到校考評:學校簡報→資料審閱→輔導座談。 宜蘭縣國民中小學102年度環境教育考評實施計畫

閱讀全文102_宜蘭縣_中小學_102年度環境教育考評實施計畫

102年東區三縣第二次交流會議暨增能課程

(二) 第二次東區三縣交流會議暨增能課程 n 活動內容 為配合蘭嶼當地的天候條件、交通狀況及祭典節令,特地訂於5月間辦理研習,此時正值蘭嶼飛魚祭,處處可見到捕飛魚及曬魚乾的活動。並考量交通時間及深度認識當地豐富之資源特色,因而辦理三天二夜的課程。第一天上午與第三天下午為交通路程時間,課程由第一天下午展開,在學員抵達之後由機場往朗島部落之沿線介紹蘭嶼各地質岩洞、生物、產業等環境景觀及人文特色、包括去年的天秤風災、椰子蟹棲地、蘭嶼喪葬文化、芋田作物及部落巡禮。夜間課程為夜間討論達悟族的反核議題、環教政策說明,以及蘭嶼傳統原住民生態智慧故事繪本分享。次日增能課程以環島戶外探索為主,沿線參訪東清部落之大船製作、野銀傳統地下屋居住景觀、核廢廠區;忠愛橋步道健行,為島嶼特有動植物生態…等。夜間為宜花東三縣交流對話,原定邀請王桂清老師帶領進行夜間潮間帶生物觀察,後因考量到夜間照明設備不足,且有安全上之虞,而改為自由參加課程。第三天上午主要以學員的自由探索為主,讓行程留白,依隨學員興趣各自探索蘭嶼文化,詳見下圖8蘭嶼鄉全區導覽地圖。第二季交流會議課程安排如下表18,研習活動照片下頁。 表18 第二季交流會議及增能研習 第一天(5/16)   活動主題/地點 主講人 14:00-14:30 由五爪貝民宿接送至朗島國小 東華團隊 集合/在朗島國小簽到 14:30-17:00 蘭嶼文化地景導覽- 1.從椰子蟹的舞台到天秤風災 2.五孔洞--火把岩-小饅頭山--喪葬文化 3.朗島國宅下方--芋田文化—蔡月香夫婦的田 蔡月香 鄭漢文 17:00-18:00 朗島部落行巡禮--海灣/飛魚/家屋 胡龍雄 18:00-19:00 晚餐:芋頭/地瓜與飛魚--食物文化 19:00-19:30 分配住宿點--喘口氣吹吹風 19:30-20:00…

閱讀全文102年東區三縣第二次交流會議暨增能課程

教育部辦理學校環境教育人員認證說明會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公告

有關教育部辦理學校環境教育人員認證說明會,請鼓勵校內同仁參加,並本權責核予公差假登記(倘有課務請排代)。1.教育部依據「環境教育法」第10條及「環境教育人員認證及管理辦法」規定辦理環境教育人員認證。 2.申請書等相關規定公告於教育部綠色學校伙伴網絡網站,請至該網站「環境教育專區」查詢(網址:http://www.greenschool.moe.edu.tw)。 3.為促進學校了解認證流程及規定,教育部辦理認證說明會,請轉知學校報名參加並核予公差假登記,說明會資訊如下:臺北場:102年4月9日(星期二)下午1時~3時30分;中央聯合大樓南棟18樓第5會議室。 4.報名方式:即日起至102年4月1日,採網路報名(http://goo.gl/EZbDF),逾期或報名額滿系統即關閉。 5.說明會資料於102年4月1日起置於綠色學校伙伴網絡→環境教育專區,請自行下載攜帶與會,無法參加者亦可參考本資料。 6.說明會報名簡章請參閱附件。 7.相關事項請電洽林小姐,電話:(02)2912-2910分機112、(02)2910-8312、0933-718714。http://goo.gl/EZbDFhttp://eip.ilc.edu.tw/upload/102_1812258.doc

閱讀全文教育部辦理學校環境教育人員認證說明會

102年東區三縣第一次交流會議暨增能課程

(一)第一次東區三縣交流會議暨增能課程 第一次東區三縣環教輔導團交流暨增能會議從1月份開始籌辦,主題訂為「氣候變遷與調適教育」,辦理時間在3月15-16日,緣起於101年6月核定的國家氣候變遷調適政策綱領,配合行政院推動「永續能源政策綱領」、「政府機關及學校全面節能減碳措施」,及規劃之「氣候變遷調適政策綱領」等政策規範,以符「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之精神。其中八大綱領包括:災害、維生基礎設施、水資源、土地使用、海岸、能源供給及產業、農業生產及生物多樣性、健康。101年9月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原環保小組)的『中小學氣候變遷及調適教育研習計畫』,鼓勵全國縣市提案辦理,因此東區宜、花、東三縣市皆申請相關研習計畫。本單位曾於101年10月辦理三縣環境教育計畫及氣候變遷調適計畫之分享藉此讓東區三縣瞭解各自的操作模式。 此次課程邀請東華大學林祥偉教授分享大學校園防災中心、防災應變之系統。邀請宜蘭大學李元陞教授分享執行宜蘭縣環保局氣候變遷與調適計畫之經驗,並請花蓮縣防災輔導團召集人介紹花蓮縣的防災教育計畫執行,透過三個不一樣的單位:大學校園、宜蘭環保局、花蓮防災團,在災害計畫的規劃執行中有何異同以及可取之處。並於夜間進行三縣交流,邀請永安國小涂振源校長分享如何藉由網路平台提供教育部統合視導之訪評成果,以達到資訊透明公開並且簡明易檢視之效。可提供承辦者在彙整資訊成果之參考。第二天將以戶外觀摩為主,參訪和平村的土石流災區,瞭解其災後重建經驗;以及西寶國小之校園環境規劃與防災應變措施,並如何善用環境來進行教育,同時參訪該社區推動之在地食材、無毒農業,交流在氣候變遷環境下農業生產之因應,進行經驗交流。第一季交流會議課程安排如表17,研習活動照片如下頁。 表17 第一次交流會議及增能研習 第一天 3月15日 8:30-9:00 報到 集合 9:00-9:10 議程說明 梁明煌 計畫主持人 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 9:10-10:40 大學校園防災系統介紹 林祥偉 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副教授 茶敘時間 10:50-12:20 三縣氣候變遷與調適教育計畫執行進度分享 宜花東計畫承辦學校 午餐 13:30-15:00 氣候變遷與調適教育,花蓮縣防災教育計畫執行 許傳方 花蓮縣防災輔導團召集人 15:10-15:40 茶敘時間…

閱讀全文102年東區三縣第一次交流會議暨增能課程

宜蘭縣氣候變遷與調適教育戶外教學推廣計畫–歡迎申請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公告

  壹、依據: 一、101年度宜蘭縣辦理「氣候變遷與調適」教育宣導計畫。 貳、目標: 一、透過親臨現場、親身體驗之過程,提升國中小學生氣候變遷危機意識、應變能力及調適知識,深化氣候變遷素養。 二、喚醒節能減碳的意識,進而能珍惜、關懷大自然。 參、辦理單位: 一、主辦單位:宜蘭縣政府教育處 二、承辦單位:宜蘭縣岳明國民小學 三、協辦單位:財團法人廣達文教基金會 肆、實施方法: 一、 辦理日期:102年3/28、4/2、4/9 二、 參加對象:宜蘭縣內國中小學生,每梯次人數以不超過40人為主,共3梯次,一校只補助1梯次,以偏遠鄉鎮學校為優先。 三、 報名方式:3月21日前將附件一email至sunaris@ilc.edu.tw,並於主旨註明【報名氣候變遷戶外教學推廣】,並來電03-9903044#14岳明國小陳怡玲老師確認。錄取名單將於當天公告於宜蘭縣教育資訊網上,並個別電話連絡。 四、參觀行程:參觀行程必包含至無尾港社區參觀「廣達遇見大未來」特展,並另外填寫附件一報名表之參觀行程。(建議可體驗綠色博覽會環境教育中心課程) 展覽相關資訊可上廣達文教基金會網站查詢(http://www.quanta-edu.org/)。 伍、 活動經費:本活動所需之交通費由宜蘭縣宜蘭縣氣候變遷與調適教育宣導計畫專款補助。 陸、本計畫經計畫主持人核准後,轉陳宜蘭縣政府備查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相關文件。

閱讀全文宜蘭縣氣候變遷與調適教育戶外教學推廣計畫–歡迎申請

2013年宜蘭綠色博覽會開園期間,武荖坑環境教育中心課程簡介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公告

2013年宜蘭綠色博覽會開園期間為3月30日至5月19日,公告武荖坑環境教育中心課程簡介乙份,請 貴校協助宣傳並鼓勵所屬員工師生踴躍前往參加環境教育學習課程,預約網址為:http://qa.ilc.edu.tw/gredu/武荖坑環境教育中心聯絡人汪俊良輔導員,聯絡電話:03-9332978分機25;行動電話:0928460998;0922460998。 http://eip.ilc.edu.tw/upload/00%E7%B0%A1%E7%AB%A0_612325.pdf

閱讀全文2013年宜蘭綠色博覽會開園期間,武荖坑環境教育中心課程簡介